详细的台湾与日本的地理关系

网上有关“详细的台湾与日本的地理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详细的台湾与日本的地理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台湾省位于东海大陆架的东南边沿,位于北纬21°24′25〃-25°56′30〃,东经119°18′03〃-124°34′30〃之间,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北邻接琉球群岛,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台湾是中国通向太平洋的交通枢纽和重要战略支点;是环中国海形成整体的枢纽。从政治经济上看,台湾岛关系中国能否通过海洋走向世界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的交往特别是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加深,海洋及海上交通线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的四大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区,而台湾岛的东海岸直接连通太平洋,是我国唯一通向太平洋的出口。台湾处于东海南海之间,恰居我国沿海岛屿中枢,关系到环中国海能否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台湾岛以东洋域开阔而无明显边界,总面积约512万平方公里,属于我国的专署经济区达几十万平方公里,可以为我们提供在太平上活动的广阔场所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如果敌对势力对我实施封锁,借助台湾岛我们能够打破封锁。这些条件都能极大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大大打破敌对势力的遏制。相反,台湾又是日本通向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这条“海上生命线”的必经之地,被日本称之为“东方直布罗陀”。南亚和中东是日本重要的原料来源基地和产品市场,从历史上看,日本基于其岛国的特征,特别重视原料来源之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如何满足本国对外资源和市场的需求,始终是日本关注的首要问题。日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曾采取了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极端方式。控制了台湾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其“生命线”的安全。

在军事上,我国东海沿岸与台湾岛连接形成一个伸向太平洋的弧线,是遏制西太平洋东北亚势力南下的重要支撑点,对日本有一个重要的遏制作用,一旦失去,将形成相反之势。中国历代王朝无不高度重视台湾的战略价值,自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从海上频繁侵扰中国以来,更加显现出台湾之战略价值。事实上,自明清以来,台湾定则大陆定,台湾危则国事不宁。“欲筹海防宜以力顾台湾,庶台湾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丁日昌对台湾防务的贡献》马鼎盛)。对此,晚清政府也认识到:“台湾海外孤悬,七省以为门户,其关系非轻”。“台湾一岛,形势雄胜,与福州、厦门相为犄角。东南俯瞰噶罗巴、吕宋,西南遥制越南、暹罗、缅甸、新加坡,北遏日本之路,东阻泰西之往来,宜为中国第一门户。此倭人所以垂涎也。”(《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100)上面的论述充分说明了台湾岛对大陆的屏障作用,其实从现在的作战来讲,一旦我大陆受到军事威胁和打击,台湾岛可以为我海上舰艇、飞机提供驻屯、掩护和补给的良好条件,我可以台湾岛为基地或支撑点,东出太平洋,跳出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封锁,实现外线作战,从翼侧或后方打击入侵之敌,并且对从洋上对我实施远距离打击的敌人,进行近距离作战,摆脱战略上的被动局面。相反,如果失去台湾岛,日本岛、琉球群岛和台湾岛连线形成的弧线,将我完全封闭在太平洋“第一岛链”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对在太平洋或日本列岛上,对我实施远距离打击的敌人,我则完全处于战略上内线作战的被动局面。由此可见,台湾岛的得失,是事关我主动与被动、制约与被制约的重大战略问题。

总之,中国实现统一,对中国来说不但涉及到民族感情问题,而且,从地缘战略上考虑意义重大,这一点对日本这个严重依赖南部资源和市场的国家,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台湾岛是中日间制约与被制约的“砝码”。

中美关系的历程与现状总结

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是有海禁的。所谓海禁,就是不准出海,不准下海,也不准实施海外贸易。而清朝呢,则是实施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所谓天朝上国,什么都不缺,也就不需要海外的什么贸易了。

初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是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海禁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不让百姓出海,而是政府想要把一些重要的贸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防止一般老百姓去参与。同时呢,实施海禁还能够对倭寇的渗透于侵扰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的倭寇是十分泛滥的,屡屡打劫来往商船与沿岸的百姓。所谓的海禁并不是说与世界不往来了,而仅仅是上层社会的某些人想实施自我封闭,民间的一些交流实际上从未断绝过。比如很早就租借给葡萄牙的澳门,就一个政府与世界交流的门户。还比如,明朝末年的郑成功收复台湾。

在最初,明朝并不禁止对外贸易,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不禁止,只是不允许百姓对外航海,但是我们都知道政府在这一时期实际上在实施大航海,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是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倭寇的不断骚扰,朝廷才逐步关闭了对外贸易,实施禁海。但是在倭寇被消灭之后,实际上所谓的禁海已经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了。并且伴随着民间对外贸易的扩大,朝廷的税收也大幅度增长,使得朝廷在某些方面算是默许了民间百姓的对外贸易,甚至还允许一些民间的外出航海,那些早期的东南亚移民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了,明面上的政策是,朝廷依旧不允许对外贸易,毕竟这关乎着朝廷的脸面与威严。但上面说了,明朝的海禁伴随着倭寇的消灭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了,特别是一些沿海居民还帮助官军灭杀倭寇,帮助官军战斗,提供粮草等等,因此政府对这一部分也不好管得过严,由此这些在战斗中出了力的人,在战后逐渐开展对外贸易。当然了,税是要收的!别的就没有什么了,而当时世界上诸多的金银都流入了中国,毕竟茶叶、丝绸、瓷器以及漆器等等,都是中国的最好最精美,这些给民间带来了大量的银钱,为政府带来大量的税收!

184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美《望厦条约》

1856-1858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中美《天津条约》

1900 八国联军侵华。中美《辛丑条约》。

1900前后。美对华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对华资本输出。大大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37-1945。主要是二战末期,中美同属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属于盟友关系。

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与***的关系是敌对的。

1949-1971。 对新中国实行鼓励封锁政策。

1972以后。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缓和。

1978 卡特访华,签订《中美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交。

总结:现在存在很多共同利益,合作为主,冲突为辅。

PS:按照楼主要求的时间自己整理的,希望有帮助。

关于“详细的台湾与日本的地理关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寄卉]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eheathy.com/yule/202507-1060.html

(7)
寄卉的头像寄卉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寄卉的头像
    寄卉 2025年07月30日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寄卉”

  • 寄卉
    寄卉 2025年07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详细的台湾与日本的地理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详细的台湾与日本的地理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寄卉
    用户073008 2025年07月30日

    文章不错《详细的台湾与日本的地理关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