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怎样计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怎样计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可靠性定义及评价指标
一、 可靠性定义
二、可靠性尺度(特征量)
1 可靠度R(t)
2 失效率l(t)
3 平均寿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4 维修度M(t)
5 有效度 ?6 可靠寿命三、零件传统设计法与可靠性设计法的比较
确定应力分布的方法
一 确定所有重要的失效模式,并据此确定适当的失效判据。 屈服、断裂、疲劳、变形、失稳、磨损等。 二 分析作出应力单元体——危险点的单元体 三 计算应力单元体上的6个名义分量 S = f( L,T,G,P,t,m) 四 使用应力修正系数,确定每一应力分量的最大值。代数法综合强度分布
一 确定强度判据?二 确定名义强度分布
三 强度修正系数:应力集中系数kf
温度系数
时间系数
四 综合成为强度分布五、呈分布状态的S-N曲线
六、复合疲劳应力下的强度分布
机械产品应满足的设计要求有
18世纪以前,机械匠师全凭经验、直觉和手艺进行机械制作,与科学几乎不发生联系。到18~19世纪,在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促进下,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士开始注意生产,而直接进行生产的匠师则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启发取得很大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整套围绕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
动力机械最先与当时的先进科学相结合。蒸汽机的发明人T.萨弗里、J.瓦特应用了物理学家D.帕潘和J.布莱克的理论,在蒸汽机实践的基础上,物理学家S.卡诺、W. J. M.兰金和开尔文建立起一门新的科学——热力学,图4-1是早期蒸汽机。内燃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的罗沙在1862年创立的,1876年奥托应用罗沙的理论,彻底改进了他原来创造的粗陋笨重、噪声大、热效率低的内燃机,从而奠定了内燃机的地位。其他如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到发展,而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早在公元前,中国已在指南车上应用复杂的齿轮系统,如图4-2所示的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车中,除两个沿地面滚动的足轮(即车轮)外,尚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通过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古希腊已有圆柱齿轮、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的记载。但是,关于齿轮传动瞬时速比与齿形的关系和齿形曲线的选择,直到17世纪之后才有理论阐述。手摇把和踏板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先驱,在各文明古国都有悠久历史,但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形式、运动和动力的确切分析与综合,则是近代机构学的成就。机构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迟至19世纪初才第一次列入高等工程学院(巴黎的工艺学院)的课程。通过理论研究,人们方能精确地分析各种机构,包括复杂的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并进而能按需要综合出新的机构。
机械工程的工作对象是动态的机械,它的工作情况会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随机的因而不可预见;实际应用的材料也不完全均匀,可能存在各种缺陷;加工精度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等。与以静态结构为工作对象的土木工程相比,机械工程中各种问题更难以用理论精确解决。因此,早期的机械工程只运用简单的理论概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工作。设计计算多依靠经验公式,为保证安全,都偏于保守。结果,制成的机械笨重而庞大,成本高,生产率低,能量消耗很大。
从18世纪起,设计计算从两个方面不断提高了精确度:
(1)在材料强度方面,从早期按静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考虑一切不精确性和分散性因素的经验系数)的粗糙计算,提高到考虑材料的疲劳(19世纪后半期);从一律按材料的无限疲劳寿命进行设计,改为按照实际要求的寿命进行有限寿命设计(20世纪前半期);从认为材料原则上不能有裂纹,发展到以断裂力学理论为依据,考虑裂纹材料的强度和寿命。
图4-1 早期蒸汽机
图4-2 指南车在机械结构的力学分析方面,从应用经验公式和简化的力学分析来确定各种受力和力矩,发展到应用复杂的力学分析和数学计算方法。进入20世纪,又出现各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测出模型和实物上各部位的应力,在发现应力过高或过低时,便可能作出必要的调整。20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应用有限元法和电子计算机迅速可靠的数值计算,对复杂的机械及其零件、构件进行力、力矩、应力、应变等的分析和计算。对于掌握有充分的实践或实验资料的机械或其元件,已经可以运用统计技术,按照要求的可靠度科学地进行机械设计,或者按机械的实际情况(实际的质量、实际的使用条件等)科学地判断其可靠度和寿命。但在许多机械工程工作中,还应用一些经验方法、经验公式和经验系数等,不过其中的科学成分在不断增加,经验成分则不断减少。
机械产品应满足的设计要求:使用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操作方便,工作安全、造型美观,减少污染。
1、使用要求。机械产品应满足用户对所需要的功能的要求,这是机械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
2、可靠性要求。机械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具有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经济性要求。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要经济实惠。
4、操作方便、工作安全。操作系统简单可靠,有利于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造型美观、减少污染。机械产品的造型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和竞争力,在当前机械设计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噪音也是反映机械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机械产品是指机械厂家向用户或市场所提供的用于生产、销售和维修的成品、半成品、零件、部件、组合件等具体产品,它们是构成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的主体。机械产品具有使用要求、可靠性要求、经济性要求、操作方便、工作安全、造型美观、减少污染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机械产品的设计是机械制造企业的重要环节,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功能、质量、寿命和价格。机械产品的设计要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和经济性要求进行设计,同时要考虑到产品的可靠性、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和造型美观等方面。
机械产品的制造、销售和维修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
机械产品的制造也是机械制造企业的重要环节。机械产品的制造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造,保证产品的质量、精度和可靠性。机械产品的制造包括原材料的采购、零件的加工、部件的组装和产品的调试等过程。
机械产品的销售和维修也是机械制造企业的重要环节。机械产品的销售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价格等因素,同时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机械产品的维修要及时、准确、可靠,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安全。
关于“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怎样计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后思佳]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eheathy.com/zhishi/202508-242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后思佳”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怎样计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怎样计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可...
文章不错《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怎样计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