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网上有关“北方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方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方战争指俄国为收复17世纪初被瑞典占领的俄罗斯领土和打通进入波罗的海的出路而与瑞典进行的战争。

在北方战争的不同时期,先后加入俄国一方的有:丹麦、萨克森、波兰、普鲁士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英国则对俄国采取敌对立场,给予瑞典以外交上的支持和物质、军事援助。瑞典在把俄国逐出波罗的海后,与波兰、丹麦和德意志等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侵占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厄塞尔岛和果特兰岛、德意志北部的大片领土以及奥得河和易北河上的通航河口,到17世纪末将波罗的海变成了“瑞典的内湖”。俄国政府在18世纪前25年的对外政策是根据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制订的。贵族拥护收复俄罗斯领土,新兴资产阶级则寻求进入波罗的海的出路,因而,俄国的对外政策符合全民族的利益,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安全。

17世纪末,瑞典企图占领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奥洛涅茨和阿尔汉格尔斯克,为此在军事和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加强陆军和海军;1698年与英国和荷兰结盟,随后又与法国结盟。这样,就能在战时得到这些国家为其提供的物质、军事和外交援助。瑞典称霸海上及其侵略行径引起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的不满和恐惧,这为建立反瑞同盟创造了客观的前提,俄国外交则对这一点加以利用。在欧洲,引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对俄国是有利的。1699年11~12月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在莫斯科缔结了关于对瑞战争的条约,俄国答应在与土耳其缔约后开始军事行动。

北方战争爆发前夕,由“新制”团射击兵和领地制骑兵组成的俄军,已不符合战争的新要求。彼得一世军事改革,在军队改编方面,始于17世纪末,直到18世纪前10年才完成。俄国的参战部队在兵力和装备上远不及瑞典,但就其战斗素质而言却胜于被认为是西欧最优秀的瑞军。

第一阶段。战争初期,同盟国由于军事力量薄弱和行动不协调而招致了惨败。当时,奥古斯都二世在尚未保证波兰国参战的情况下,就于1700年2月率领萨克森军队进入利夫兰,并徒劳无功地包围了里加,而丹麦人又于3月以其主力侵入瑞典盟国好斯顿霍尔斯坦的领土。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在英荷联合舰队的积极支援下,派遣一支登陆队在哥本哈根登陆,迫使丹麦于1700年8月18日与其签订特拉温达尔和约。彼得一世直到同土耳其缔结和约之后,才于1700年8月30日对瑞宣战,将部队调往纳尔瓦。当查理十二世获悉奥古斯都二世的军队从里加撤向科夫诺后,遂率部队在佩尔诺夫登陆,并于11月30日在纳尔瓦战役中战败俄军。但彼得一世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重建了俄军。

查理十二世决定在入侵俄国之前使萨克森退出战争,并与波兰结盟。1701年夏,他在利夫兰战胜萨克森军队。与此同时,一支瑞典分舰队驶入白海,企图占领阿尔汉格尔斯克,但其冲击被俄军炮火击退。查理十二世在波罗的海沿岸留下总数约1.5万人的几个监视军后,未经宣战即以其主力侵入波兰。查理十二世先后占领了华沙、克拉科夫、托伦,并在克利绍夫附近再次战胜萨克森人,继而废黜了奥古斯都二世,宣布瑞典人的傀儡列琴斯基为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的拥护者在卢布林召开的国会上通过决议:加入俄国军事同盟,并对瑞宣战。根据纳尔瓦盟约,俄国和波兰于8月30日互相保证不单独与瑞典缔结和约。于是,查理十二世在波兰的处境变得困难了:奥古斯都二世的拥护者仍拥有萨克森军队;瑞典残酷的镇压和苛刻的军税政策激起波兰人的积极反抗。

彼得一世正确地分析了敌人在波兰的严重处境后,采取了坚决的行动。1701年12月21日,舍列梅捷夫的几个龙骑兵团于埃雷斯特费尔第一次战胜什利片巴赫将军的1个瑞典军。1702年7月30日,舍列梅捷夫再次重创什利片巴赫于古梅利斯戈夫。瑞军残部躲进佩尔诺夫。同时,阿普拉克辛所部迫使瑞军退出俄国军事基地新拉多加,将其击溃于伊若拉河畔,并使其退向涅瓦河口的尼延尚茨要塞。特尔托夫指挥的帆桨船区舰队分别在拉多加湖、凯克斯霍尔姆附近击败瑞典战舰,迫其退向维堡。1702年10月22日,彼得一世夺占了诺特堡要塞。翌年春,他又占领尼延尚茨、扬堡和科波里耶。彼得一世为了切断瑞典舰队驶入涅瓦河的通道,在科特林岛附近的河口南面的通航支流上修筑了喀琅施洛特要塞。1704年夏,俄军攻占了强大的多尔帕特和纳尔瓦要塞及伊凡哥罗德。由于萨克森军队有被瑞典和列琴斯基两军的优势兵力歼灭的危险,彼得一世于1705年夏将主力部队调至涅曼河畔的格罗德诺,在此与奥古斯都二世的部队会合。此时,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粉碎了瑞典分舰队突入涅瓦河的企图。

彼得一世把总指挥权交给奥古斯都二世,把步兵和骑兵指挥权分别交给奥吉尔维元帅和缅希科夫后,于1705年12月离开格罗德诺返回莫斯科。

1706年1月,查理十二世率2万军队从华沙急速行军向格罗德诺推进。瑞军强行渡过涅曼河,迫使缅希科夫的骑兵部队退向明斯克,在一到就攻占格罗德诺设防工事的企图未能奏效后,将被封锁在工事里的同盟军包围了起来。奥吉尔维元帅无视俄军的建议,只顾奥古斯都二世的利益,力图把驻在格罗德诺的部队一直留到夏季,甚至要进军华沙与萨克森军队会合。

萨克森一个军于1706年2月在弗拉乌什塔特附近的战役中,被瑞军击溃后,3月23日,彼得一世下令将部队从格罗德诺调往基辅。彼得不信任奥吉尔维而将执行周密计划的任务交给缅希科夫。1706年3月底,在涅曼河即将解冻的情况下,俄军从预先架好的桥上渡河,并巧妙地利用流冰和春汛甩掉了敌人。5月初,俄军集中在基辅地区,那里的一些大型筑垒工事已经竣工。查理十二世由于未能追上俄军,也未能迫使俄军在与其不利的条件下交战,便率领瑞军自明斯克经卢茨克、卢布林向德累斯顿推进。彼得一世解除了奥吉尔维元帅及一部分与其有联系的军官和将军的职务,将陆军最高领导权交给舍列梅捷夫和缅希科夫,将海军最高领导权交给阿普拉克辛。1706年10月29日,缅希科夫部队在卡利什战役中重创梅伊耶尔费利德将军指挥的瑞军。但是,奥古斯都二世已于1706年9月24日与查理十二世在阿尔特兰施塔德单独签订和约,根据和约,他放弃了波兰王位,把它交给列琴斯基,这就使俄国失去了最后一个盟国。

第二阶段。查理十二世在入侵俄国之前,将其军队扩充到9.5~10万人。瑞典舰队依然掌握着波罗的海的制海权,因为它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舰船的武器装备上均比俄国海军占优势。瑞典把极大的希望首先寄予同乌克兰黑特曼马泽帕的秘密谈判上,后者在查理十二世远征前就已蓄谋倒向瑞典;其次寄予俄国内部政治局势的不稳:巴什基尔起义、阿斯特拉罕起义、布拉文起义、反动的封建贵族阶层和高级僧侣阶层对彼得一世的进步改革不满,等等。国际局势同样也有利于查理十二世的征服性计划。英国外交直接促使瑞典国王远征俄国。查理十二世的政治目的是:击溃俄军,迫使俄国接受“萨克森式”的和约,最后夺取俄国出海口。

军事行动开始前,俄国武装力量在兵力上略比瑞军占优势。俄国统帅部为了准备击退瑞典的入侵,制订了“必要时,将在本土进行交战”的作战计划,并用树干等构筑了筑垒地带和修建了军事工程野战工事,加固和修补了基辅—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普斯科夫一线的要塞,补给了新的火炮,建立了粮秣高尔夫“库”,以保障部队的供给;在组织上以步兵和骑兵编成的预备团队补充了正规军;还号召居民实现坚壁清野,武装防御敌人,抗击征服者。反对瑞典入侵的斗争已具有民族独立战争的性质。

1707年秋,瑞军自萨克森出发,于1708年初进入格罗德诺,同年6月强渡别列津纳河,逼近俄国边界。俄军于1708年7月14日在戈洛夫钦战役中受挫而退到第聂伯河对岸,集中在戈尔基镇附近的筑垒兵营内。6月,列文霍普特将军的军队携带大批粮食和弹药从里加出发,前来与主力部队会合。查理十二世未等该军到达,就于8月自莫吉廖夫向斯摩棱斯克推进。但是,瑞军先头部队分别于9月10日、9月20~21日在多布罗耶村和拉耶夫卡村附近的战斗中遭到失败,约5000人被击毙。查理十二世希望得到马泽帕的援助,期待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对俄作战,因而放弃了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而转向乌克兰。9月底,瑞军沿通往斯塔罗杜布的道路前出到科斯捷尼奇,等候列文霍普特军。但是,彼得一世亲率游动队于1708年10月9日在列斯纳亚村附近的战役中击溃了1.6万人的列文霍普特军。此时,来自爱沙尼亚的什特罗姆别尔格所部2000人和来自维堡柳别克尔军的1.2万人对彼得堡的进攻也都遭到失败。俄军在涅瓦河畔的大捷为进一步增强波罗的海舰队的力量创造了条件,使鲍尔将军的军、防守彼得堡的阿普拉克辛部队的8个正规步兵团和骑兵团与主力部队会合。

舍列梅捷夫抢赶在瑞军前卫队之前到达波切普、斯塔罗杜布和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等城,从而使这些城市没有被敌占领。各城居民都参加了守城。黑特曼马泽帕的叛变使军事行动的进程复杂化了,但并未引起彼得一世和俄军将领的恐慌。缅希科夫果敢地袭击了巴图林城,毁掉了那里为敌人储备的粮食、武器和弹药,运出全部火炮。戈利岑占领了马泽帕的另一个大型据点白采尔科维,因而使自波兰增援查理十二世的部队难于到达。乌克兰农民和市民到处反抗侵略者,居民严惩“马泽帕部下”,乌克兰军队绝大多数人忠于同俄国的结盟,米尔哥罗德团团长阿波斯托尔和奇吉林团团长加拉甘等人都很快率部逃离马泽帕,加入乌克兰军队,这一切暴露了马泽帕和查理十二世的政治和军事策略不得人心。

因马泽帕叛变而重建的乌克兰军队,在新黑特曼斯科罗帕茨基和从流放中回来的白采尔科维团团长帕利的率领下,已于1708年底在第聂伯河左岸的乌克兰地区打击瑞军。为了切断查理十二世军队与波兰的联系,彼得一世于1707年12月将戈利茨将军的几个团调往第聂伯河对岸,接近波兰边境;将7个龙骑兵团调往立陶宛以加强奥古斯都二世追随者的部队和俄国盟友黑特曼西尼亚夫斯基的部队。由于俄军和斯科罗帕茨基各团巧妙地实施机动而形成的乌克兰军事和政治形势,以及彼得一世所采取的以亚述海舰队军事示威为后盾的外交行动,迫使土耳其和克里木汗中断了与查理十二世特使的秘密谈判,放弃了加入瑞典一方参战的企图。

1708~1709年之间的冬季,瑞军驻扎在普里卢基、加佳奇、罗姆内和洛赫维察地域。1708年11月,由于当地居民在俄军正规部队协助下进行积极的抵抗,瑞军扩大这一进攻基地的企图被粉碎。乌克兰居民拒绝执行马泽帕向瑞军提供粮秣的命令,而与俄军士兵一起守卫江河的徒涉场和渡口,在路旁和森林里伏击敌人。查理十二世和马泽帕没有预料到事件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于是对当地居民实行残酷的镇压,但其结果却激起了居民对侵略者的更大规模和更加坚决的抵抗。

俄军主力封锁了瑞军从哈尔科夫至别尔戈罗德的道路后,集结在博戈杜霍夫、阿赫特尔卡、列别金和苏梅地域。瑞军的秣严重匮乏,迫使查理十二世于1709年春转向南方,即尚未遭受战争蹂躏的波尔塔瓦地区。1709年4月,瑞军集中在波尔塔瓦地域。他们从行进中夺取波尔塔瓦的企图,以及随后几次同样的突击均因遭到要塞驻防军和居民的英勇抵抗而未获成功。1709年7月8日,在波尔塔瓦战役中,俄军在彼得一世指挥下击溃了瑞军。6月30日,查理十二世的残部在佩列沃洛奇纳被缅希科夫的几个团追上,不战而降,而国王和马泽帕则带少数随从逃往土耳其。波尔塔瓦的胜利是北方战争的转折点,它预先注定了战争的结局将有利于俄国。

第三阶段。俄军在乌克兰击溃查理十二世的精锐部队后,于1710年占领里加、雷瓦尔、凯克斯霍尔姆、维堡和厄塞尔岛。奥古斯都二世重新获得了波兰王位,他的军队在缅希科夫军团的协助下将克拉索夫团和列琴斯基团逐到了波美拉尼亚。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强国,首先是英国,所采取的敌对的外交行动,使北方战争的进程复杂化了。英国不仅企图分裂“北方同盟”,而且于1710年春在海牙与奥地利和荷兰签订了保持“中立”的协定。同时,查理十二世还在英国和奥地利的外交援助下,成功地使土耳其也加入了北方战争。1710年,土耳其对俄宣战。彼得一世虽然在普鲁特河进军中受挫,但他以割让亚速城的代价与土耳其达成停战协定。然而,在缔结亚得利亚那堡和约之前,俄国还不得不在乌克兰保持庞大的军事力量。1713年,彼得一世以1个独立英格曼兰军的兵力,在大桡战船分舰队和帆船队的协同下,对芬兰境内的瑞军展开了坚决的进攻。1713年夏,先后占领赫尔辛福斯和亚波,并于同年10月17日在波尔基纳村附近的战役中重创瑞军。1714年3月,戈利岑在拉波拉村附近击溃瑞军,继而占领瓦扎城。由于俄国桡桨战船队在汉科角海战中获胜,瑞军被彻底逐出芬兰。

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结束后,列强对北方战争进程的干涉加强了。俄国在外交上巧妙地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积极对抗他们的敌对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彼得一世保留了从瑞典手中夺取的一些城市的贸易和其他特权;俄国于1713年与汉堡、卢卑克和但泽当局签订了协定,使他们在波罗的海享有与俄国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以及俄法普三国缔结了同盟和友好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彼得一世外交方针的大胆改变,使瑞典的外交形势急剧恶化,迫使查理十二世向俄国求和。尽管受到英国和汉诺威的外交压力和军事威胁,但俄瑞间的和约条款仍于1718~1719年在阿兰会议上达成协议。可是,查理十二世的突然死去为埃列奥波拉女王取得瑞典政权,带来了重重困难。

结束阶段。英国为了不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脚跟,于1719年8月同瑞典签订条约。根据条约,英国承担下述义务,即一旦俄国拒绝英国强行提出的由英国“调停”俄瑞两国关系的建议时,就给予瑞典军事援助。此后,汉诺威、普鲁士、萨克森和丹麦也在英国外交压力之下,与瑞典缔结了和约。英国虽未对俄宣战,但却把俄国大使逐出伦敦,并3次将诺里斯海军上将的分舰队派往波罗的海,企图挑起与俄国舰队的冲突并予歼灭。但彼得一世采取了外交措施,得以防止同英国发生战争,粉碎了英国将其他国家拖入对俄战争的企图。诺里斯未能歼灭在海岸炮兵防卫下隐蔽在港湾和岩岛群的俄国舰队。同时,俄国舰队在厄塞尔海战和格连加姆岛附近的交战中取得辉煌胜利,表明了俄国海军较之瑞典海军已占极大优势。瑞典海军在遭到重大损失后,已无力保卫本土,阻止俄国强大的登陆兵登陆。1720年,瑞典同俄国恢复和谈,缔结了尼什塔特和约。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取得胜利,圆满地结束了它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而进行的长期斗争;这些胜利与彼得一世实行重大的内部改革一起使俄国成为一个强国。

由于彼得一世军事改革而建立的俄国正规陆军和海军在战争过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战斗素质。俄军战略的特点是达到目的的决心坚定、斗争样式灵活。彼得一世力求在野战中歼灭敌有生力量,而不是攻占要塞。他反对在敌交通线上实施徒劳无功的机动,反对采用警戒线体系作战。俄军准确地选择主要突击方向,根据武装斗争机动方式的改进发展战略。正规军的行动与居民的游击活动相结合。广泛地使用游动队和实施独立支队袭击,以及经常派遣骑兵骚扰敌后和歼灭部署孤立之敌。圆满完成组织陆海军同时在数个方向上协同行动的任务,探索并采用海军同海上劲敌作战的方法。在北方战争中,线式战术达到了发展的高峰。同时,出现了淘汰这一战术的趋势——在战斗队形的两翼集中兵力。更有效地利用多面堡垒和筑垒兵营内的各种火器。预备队的作用大大提高,掷弹兵被作为步兵的一个新兵种划分出来,骑兵形成为一个兵种。炮兵第一次出现团的编制,工程兵也首次有了固定的分队编制。在步兵和骑兵中出现了兵团的编制。装备有60~80门火炮的战列舰成为舰队的基本战斗单位,而总队成为桡桨战船队的高级兵团。陆海军的中央指挥机关在组织上固定下来了。军事委员会在制订战争计划和指挥战争上的作用得到了提高。

俄国历史上的十次俄土战争

俄军在乌克兰击溃查理十二世的精锐部队后,于1710年占领里加、雷瓦尔、凯克斯霍尔姆、维堡和厄塞尔岛。奥古斯都二世重新获得了波兰王位,他的军队在缅希科夫军团的协助下将克拉索夫团和列琴斯基团逐到了波美拉尼亚。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强国,首先是英国,所采取的敌对的外交行动,使北方战争的进程复杂化了。英国不仅企图分裂“北方同盟”,而且于1710年春在海牙与奥地利和荷兰签订了保持“中立”的协定。同时,查理十二世还在英国和奥地利的外交援助下,成功地使土耳其也加入了北方战争。1710年,土耳其对俄宣战。彼得一世虽然在普鲁特河进军中受挫,但他以割让亚速城的代价与土耳其达成停战协定。然而,在缔结亚得利亚那堡和约之前,俄国还不得不在乌克兰保持庞大的军事力量。1713年,彼得一世以1个独立英格曼兰军的兵力,在大桡战船分舰队和帆船队的协同下,对芬兰境内的瑞军展开了坚决的进攻。1713年夏,先后占领赫尔辛福斯和亚波,并于同年10月17日在波尔基纳村附近的战役中重创瑞军。1714年3月,戈利岑在拉波拉村附近击溃瑞军,继而占领瓦扎城。由于俄国桡桨战船队在汉科角海战中获胜,瑞军被彻底逐出芬兰。

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结束后,列强对北方战争进程的干涉加强了。俄国在外交上巧妙地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积极对抗他们的敌对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彼得一世保留了从瑞典手中夺取的一些城市的贸易和其他特权;俄国于1713年与汉堡、卢卑克和但泽当局签订了协定,使他们在波罗的海享有与俄国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以及俄法普三国缔结了同盟和友好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彼得一世外交方针的大胆改变,使瑞典的外交形势急剧恶化,迫使查理十二世向俄国求和。尽管受到英国和汉诺威的外交压力和军事威胁,但俄瑞间的和约条款仍于1718~1719年在阿兰会议上达成协议。可是,查理十二世的突然死去为埃列奥波拉女王取得瑞典政权,带来了重重困难。

 俄土战争是指17-19世纪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下面是我分享的俄国 历史 上的十次俄土战争,一起来看看吧。

俄国历史上的十次俄土战争

 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第一次俄土战争(1676年-1681年)

 第一次俄土战争,这是沙皇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间第一次较为重要的战争,为争夺第聂伯河下游地区,沙皇俄国同土耳其发生的战争。

 1676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战争持续5年,双方都没能分出胜负,于1681年签署和约,奥斯曼帝国承认沙皇俄国对第涅伯河左岸地区的统治。

 第二次俄土战争(1686年-1700年)

 1683年7月土军围困维也纳。1684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结成反奥斯曼帝国的?神圣同盟?,1686年俄国加盟。1695年及1696年俄皇彼得一世两度进攻亚速海,被奥斯曼帝国与其属国克里米亚汗国的联军击败。1697年9月奥军在蒂萨河畔进行的泽特战役中大胜土军,俄军占领了顿河河口。

 战争的结局是: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俄国获得亚速要塞,在黑海建立了第一个出海口。

 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年-1713年)

 1710年,土耳其军遂北伐,收复顿河河口,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亚鞑靼人军队的重围。

 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其被迫放弃亚速,并需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御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统治。

 第四次俄土战争(1735年-1739年)

 1735年底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乌克兰和高加索成为了战争的借口,在1736年,俄国的指挥官们期望能夺取亚速和克里米亚半岛,但是,由于缺乏补给以及流行病的爆发,俄军不得不率军撤回乌克兰。1737年,为了接应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的奥军,俄军于1739年初向摩尔达维亚展开进攻,使战争发生了转折,俄国面临瑞典入侵的威胁,而盟国奥地利又退出战争,不得已而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

 根据1739年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

 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年-1774年)

 第五次俄土战争是发生在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一场影响重大的战争,其主要结果是南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从此被沙皇俄国控制,战争一开始俄军的名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很快轻松打败了巴尔联盟的军队,在1773和1774年间多次取得大胜,在海上战场,俄军最终于1770年的切什梅海战消灭了土耳其海军的主力。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终不得已于1774年7月21日签订《库楚克开纳吉和约》,俄国得到割地赔偿和二百五十万卢布的战争赔款,同时还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

 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年-1792年)

 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木,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属地,授权土耳其检查通过海峡的俄国商船,俄国拒绝了这一最后通牒,土耳其出动了20万军队和一支强大的舰队对俄开战,在1791年的战局中俄军取得了巨大胜利,6月15日,库图佐夫所部强渡多瑙河,在巴巴达格附近击溃土一个军,7月9日,俄军主力在默钦战役中重创土军。

 1792年1月,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这次战争俄国作了充分准备,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

 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年-1812年)

 1806年,奥斯曼帝国受到法国拿破仑一世的支持,加上俄国在奥斯特利茨会战中遭到惨败, 决定 对俄国进行 军事 行动,以夺回对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地的控制权,不久,米哈伊尔?库图佐夫接管了俄军指挥权,他制定了一次大胆的诱敌战术,以期尽快解决战事来抽调主力北上防备拿破仑,10月2日,两军决战,土耳其军彻底崩溃,并于11月23日向俄军投降。

 土耳其于1812年5月28日承认战败,签定《布加勒斯特条约》,割让比萨拉比亚。

 第八次俄土战争(1828年-1829年)

 1828-1829年的俄士战争是欧洲列强瓜分兴起于亚洲西部、后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扩张的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属地的斗争所引起的,此时正值希腊人摆脱土耳其统治的希腊独立战争,俄国趁火打劫,法国也支持希腊,英国诗人拜伦率领一支志愿军赴希腊作战,土耳其与埃及联军战败。

 1829年9月,俄土双方签定《亚得里亚堡和约》,土耳其向俄国割让外高加索沿海的领土。1832年,土耳其被迫承认希腊独立。

 第九次俄土战争(1853年-1856年)

 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1855年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奥地利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撤军,但并没有帮助英法围攻克里米亚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舰队,塞瓦斯托波尔被围攻近一年后英法联军占领了这个重要的堡垒,此后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

 最后签署的巴黎和约使俄罗斯丧失了几乎历次对土战争的成果,这也是土耳其在对俄作战中取得的唯一一次胜利。

 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年?1878年)

 1877年4月24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从巴尔干半岛及高加索两地发动进攻,俄军主力进入罗马尼亚后,6月及7月在不同地点渡过多瑙河,12月攻占土军重要据点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迫接受俄国提出的和平条件,最后1878年欧洲列强在柏林举行了柏林会议并以《柏林条约》取代《圣士提法诺条约》,保加利亚、东鲁梅利亚改由土耳其保护,土耳其赔款2亿卢布。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传统上被认为是第11次俄土战争,俄国和英、法结盟,谋取君士坦丁堡,但先是英法联军在加里波利惨败,损失50万,1917年俄国又因为战争而崩溃,处于崩溃前夕的、已经沦为半殖民地、所辖的属地仅剩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奥斯曼帝国趁机打下整个高加索,甚至进军南俄草原,这次算奥斯曼帝国获胜,但距离自身离灭亡也没有多少日子了。

猜你感 兴趣 :

1. 俄土战争简介大全

2. 俄罗斯历史上的战争

3. 俄罗斯卫国战争历史

4. 帝王故事 永不满足的彼得大帝

5. 数字10代表什么

6.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历史

关于“北方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冷琴]投稿,不代表乐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eheathy.com/zlan/202508-4165.html

(4)
冷琴的头像冷琴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冷琴的头像
    冷琴 2025年08月15日

    我是乐毅号的签约作者“冷琴”

  • 冷琴
    冷琴 2025年08月1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北方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方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北...

  • 冷琴
    用户081505 2025年08月15日

    文章不错《北方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内容很有帮助